厦门大学詹东平教授做客第253期化苑讲坛
报告题目:微纳尺度电化学:原理、方法和仪器
报 告 人 :詹东平教授
报告时间:2017年4月28日(周五)下午14:30
报告地点:化学楼二楼一号会议室
邀 请 人 :王得丽教授
报告人简介:
詹东平,厦门大学教授,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1994年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电化学工程);2002年于武汉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物理化学:电化学),师从吴秉亮教授;2002年至2009年先后在北京大学、Univeristy of Texas at Austin, Queens College CUNY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邵元华教授、Allen J Bard教授和M. V. Mirkin教授。2009年6月入职厦门大学,开展微纳尺度电极过程动力学和电化学微纳制造研究。2013年晋升教授,先后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和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独立开展研究以来,在包括JACS、ACIE、Chem. Sci.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8篇,应邀在Acc. Chem. Res. 和Chem. Soc. Rev.上系统介绍课题组在电化学微纳制造领域的创新性工作,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前瞻性的思考。
报告内容:
电化学研究界面电荷转移规律及其应用,是物理化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当电化学体系的特征维度降低到微纳米量级,其界面双电层结构、物质传递、电荷转移、表面吸脱附等过程及其偶联关系均与宏观尺度电化学行为迥异。“纳米效应”是经典电化学理论在微纳尺度失效的重要原因,即纳米材料或者微纳结构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其中就包括电场感应、接触电场、光电效应、压电效应、表面等离激元效应等各种物理外场诱导的界面电现象。这类感应电荷符合Poisson-Boltzmann分布,被限域在空间电荷层的Debye长度以内。由这种微纳尺度的双极性界面所构成的原电池或电解池,其反应动力学性质很难采用传统的2-电极或3-电极体系来研究。报告将首先介绍若干物理外场诱导/调控电化学反应的原理及在此基础上发展的电化学微纳制造方法,然后介绍电极过程动力学研究中的数学建模和数值分析方法,最后介绍微纳制造技术对电化学基础研究的支撑作用,包括电化学能源体系中催化剂表面吸附、溢流、扩散和反应动力学以及石墨烯界面电荷转移性质的构效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