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碳化聚合物点的合成、发光性能与应用
报 告 人 :杨柏教授
报告时间:2018年7月2日(周一)上午9:00
报告地点:化学楼二楼一号会议室
邀 请 人 :解孝林教授
报告人简介:
杨柏,教授,1980年进入吉林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专业学习,1991年获吉林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学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9)、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999)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2009)。
杨柏教授主要从事“聚合物微纳结构与光功能材料”研究,目前主要研究兴趣:(1)聚合物碳点、纳米晶水相杂化用于光电材料与器件;(2)聚合物与硅纳米点、石墨烯点杂化用于光学材料;(3)聚合物多级有序微结构与光子响应材料用于生物分子响应与检测等。相关研究共发表SCI论文500余篇,论文被SCI引用19000余次,H因子68。
报告摘要:
碳基荧光纳米点包括碳量子点、聚合物碳点和石墨烯量子点,是一类新型荧光纳米材料,具有低毒、可水相合成、原料丰富等特点,用于生物标记、成像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同时,由于其稳定的结构和较高的发光效率,人们也期待将此材料作为构筑基元用于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聚合物碳点可通过柠檬酸和乙二胺及其它一些单体和聚合物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通过一步水热交联聚合法制备。研究发现这类材料具有很高的荧光效率,低毒及水溶性使其在细胞标记与成像方面具有优势,与高分子的良好相容性也使得我们很容易制备其聚合物复合材料。一步水热交联聚合法用于制备聚合物碳点具有普适性,很多单体和带有功能基团的线性聚合物都可作为其反应物。
通过对聚合物碳点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一些非共轭聚合物体系也具有很强的荧光性质,这些体系的特征是具有交联结构,为此我们提出了非共轭聚合物体系的荧光交联增强效应(CEE)。以聚乙烯亚胺(PEI)和四氯化碳交联体系为模型,初步给出了这类CEE增强机理的解释,并对已报道文献的一些荧光增强体系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研究。
聚合物碳点具有低毒、水溶和高效发光等特点,我们目前主要聚焦于红光碳点的合成、性能表征及其在光电、生物标记和示踪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已开展碳化聚合物点在催化方面的应用研究。近期发展的室温磷光聚合物碳点在光学材料和生物标记与成像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关键词:水热交联缩聚 高效荧光 聚合物纳米点 交联增强效应(CEE)